扬子晚报网5月23日讯(通讯员方彦蘅、雷蕾记者杨甜子)挺拔的水杉树,最早是由南京林业大学老校长郑万钧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林学家率先发现,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历经八年才完成鉴定和命名的。5月22日,在第27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30余名来自南京林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中外学生来到了南京中山植物园和平广场,成了一株“年逾花甲”的水杉树的青春“守护者”。
南京林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赵莉告诉记者,水杉被发现和科学命名后育成的第一批苗木就被种植在南京,中山陵、南林校园、御道街两旁等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批种植的水杉。而且,这个古老的化石树种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如今不仅在我国被广泛栽培,更作为友好的使者,在亚、非、欧、美等50多个国家“落户”,把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传播到世界各地。
“水杉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为我们南林人视若珍宝。”来自林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袁曦林说道,“水杉作为孑遗植物,凝聚着老一辈林学家的心血,身为南林学子,我对水杉有着别样深厚的感情。”来自喀麦隆的尖子同学现就读于南林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我在许多国家都见到过水杉,它的树形非常优美,很荣幸能够亲自认养一株水杉树。”尖子说。
据了解,本次挂牌认养期为一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南林学子可凭中山植物园发放的“认养通行卡”,随时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