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万里悲秋
鲈乡却仍好客如斯
随着冷空气的降临
松江的冬敲门而至
而松江的秋却并未完全退场
清溪碧山,空水澄鲜
如果真的要问
鲈乡秋容的最后一眼在哪里?
我想在各处
在水杉的根里
在红枫的叶里
在银杏的路里
在松柏的果里
在芦苇的发丝里……
在每一位能热爱松江的人眼中、脚下
暮云收尽再开,凉雨击打着瓦砾的节拍,白云红叶隔断的红尘故事,是山头黎明也能望见的清空无限。辰山的大气,米市渡的神秘,辰塔路文翔路路口银杏园的小家碧玉……从高空望去,翠绿缤纷的色彩在秋这个季节慢慢地加上了暖色滤镜,雨水夹明镜,桥连寒烟里,路过的行人开始裹起围巾、穿上毛衣。
在路过某一隅时,松江人也愿从和暖的口袋中掏出手机记录下这一刻的风景:橘柚色的地上抬头,是被风吹稀薄的云层,有独属于秋天的静谧。
梧桐有信,一叶落地,告知秋天来临。霜露凝结,早晚温差骤长,倾诉深秋已至。沪上的秋总伴随着雨,在不多得的晴天里,风从上海的冲积平原中呼啸而过,让街边的情侣把手握的更紧,催着广场的商铺安上了防风的门帘垂地。
“早上真凉啊。”拿着早饭上班的路上,看到在公交站旁等待的老人给远方的孩子发着千篇一律的信息,“入秋了,注意别着凉,多穿点,别光顾着美”。送小朋友上学的家长,也带点小小威胁的口气:“可别感冒了哦,要是发烧学校就让你回家了。”
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太阳下班的早了,灯也亮的早。万达广场的金街上,露出脚踝的年轻人在路上小跑起来,倔强地不肯承认是因为感到寒冷。石湖荡旁的浦江之首,正值翻新开放,偶尔空中路过的雁群声音嘹亮。随着温度的下降,水的颜色变深了,人的心思也比夏天更沉淀了下来,夏天蝉鸣聒噪里不曾听到的细微声音,都能听到。这就是鲈乡的秋,虽是凄凉季节,却不曾容颜变老。
文字:王博文
图片:姜辉辉
原标题:《水杉根里、红枫叶里、银杏路里……松江的秋令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