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富不忘反哺乡邻吴兴85后农二代投身 [复制链接]

1#

大家印象中的徐培英,是个充满主见、浑身是劲的85后姑娘。别看她年纪轻轻,已经是一位种植多亩苗木、年均纯收入逾百万的农场主了。在她的办公室墙面上,挂着各种荣誉证书,“将它们装裱起来,就是为了激励自己。”徐培英笑着说。

不忘创业初心毅然投身生态农业

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徐培英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在一次吴兴对外招商引资推进会上,她被妙西的投资环境所吸引,立即找了两个好朋友做合伙人,在妙西租了多亩地,种起了香樟树。“初入江湖,损失惨重,幸好当时坚持了下来。”徐培英回忆道。

年,徐培英再踏征程。为了学习到更多专业知识,她赴杭州农林大学请教大学老师,并向农业前辈请教经验做法。在得知水杉成活率高、回本快的特点后,她果断买了多万的水杉苗。因为之前失败的经历,这一次,她格外小心。

后来,徐培英慢慢扩大了自己的苗木基地,从最初的多亩到如今的1多亩,并成立了自己田园综合体,更带动了本地村民的就业。现在的她,已经做到年均销售营业额多万,年均纯收入超万。

反哺山村乡亲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公司不断壮大,徐培英并没有忘记石山村的村民。石山村地处偏远山区,百姓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山上的毛竹和笋,生活并不富裕。“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有空余的土地,我将杉木种子免费提供给他们,并教他们种植的技巧,杉木长大后,我进行统一回收,给他们发放工资。”徐培英说。

沈正轩是石山村第一批种植杉木的村民,在徐培英的帮助下,年他靠培育杉木多了数万元的收入。“我很感谢她,现在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为了村民,徐培英请来了浙江农林大学的退休教授沈湘林对村民进行定期培训。培训一年分为三期,春、夏、冬各一期。春天下种,夏天除虫,冬天防灾一期不落。

为了让村民们真正学会种杉木的本领,沈培英亲自带着他们到杉木林里手把手地教,算准种子离地面的距离,握着铁锹,将泥土慢慢地往埋有种子的坑里填,边填边向村民介绍其中要领。“培英,水杉的种子是不是不能埋3米以下?”“培英,几月份开始松土?”石山村的百姓们说,他们的问题很琐碎,但徐培英一直不厌其烦地细心讲解。

不忘委员职责为百姓建言献策

身为*协委员,徐培英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