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历史长河,十年一瞬。这十年是余杭历史上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是余杭乡村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十年。十年感恩奋进,十年精彩蝶变。余杭的农村更美了、农业更强了、农民更富了。即日起,杭+新闻APP特推出《“浙”十年·余杭“三农”之变》系列报道,我们将从农业产业发展、数字农业变革、幸福乡村崛起等方面,共看余杭三农十年之变。02:12道路宽敞、花木茂盛、空气清新……近日,记者来到余杭区良渚街道新港村,一条绵长而又悠久的河道“康红新港”穿梭于村子里,秋日的水杉树早已把河道全线“染”红,好看极了。良渚街道新港村美丽乡村俯瞰美景沿着河道一路走去,靠近康红新港的南侧,一排排整齐气派的房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如此风景秀美,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多年前却是远近闻名的“臭臭村”。“以前,严家桥的养殖户为了方便处理猪粪和剩余的猪食,他们将大量的养殖污水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前提下直接排入河道,而康红新港更是成为最大的猪粪堆场,水体发黑发绿,常年散发恶臭。”新港村严家桥自然村村民俞国荣带着记者一边参观村子,一边介绍。10多年前,严家桥户有30户都靠养猪赚钱过日子。俞国荣家边上的邻居是村里最大的养猪户,一年养殖的数量达到几百头,收入也比较可观。但是猪舍很臭,蚊子、苍蝇到处乱飞。家家户户都不敢开窗开门,一到傍晚,村子里就没了人影,大家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如今,养猪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我们的生活也更好了。”谈到村里的变化,俞国荣为新港村年起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连连竖起大拇指点赞,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让村民真正体会到了“谋共富,话发展”。严家桥如今清澈、秀美的池塘一景养殖污染治理和治水工作,彻底改变了新港村“里弄脏、溪水臭、环境差”的情况,也给村里带来了绿色产业,引来了“金凤凰”。这些年,新港村建造了2个标准篮球场、2个11人制标准室外足球场、1片平方米波浪道场地。“发展体育产业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推进共同富裕,也点燃了村民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新港村党委书记何建国介绍。良渚街道新港村热闹的足球场新港村的美丽蝶变只是余杭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在余杭还有许多像这样的村子,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黄湖镇王位山村,一座低调考究的欧式风格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本地儿媳妇邹桂香经营的民宿——香樾里。“这套房子是我们自己家闲置的,地方很大,我们也不常住,既然有这样的机会,我就想分享出去,做一个以度假为中心的庄园式民宿。”邹桂香告诉记者。别致的装修、优质的服务加上宜人的生态环境,香樾里一下子成为了周边游客来黄湖游玩的必打卡首选目的地。据邹桂香介绍,国庆假期,香樾里民宿一直处于满房状态,接待游客上百余人,营业额10余万元。黄湖镇王位山村香樾里民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十年,余杭区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聚焦产业、生态、文化发展,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美丽环境进一步向美丽经济发展。近年来,余杭区以深化“千万工程”升为指引,以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争当“两个先行”排头兵为方向,以共建共享全域美丽大花园为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街7个、特色精品村13个;创建市级精品村35个、精品示范线6条、风情小镇3个、杭派民居示范村1个;全区规划保留建制村实现美丽乡村精品村全覆盖。下一步,余杭区将坚持把强村兴业富农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不断在绿水青山间寻得金山银山,推动乡村持续从“环境美”迈向“发展美”,全力打造全国“未来乡村实验区”,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