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地球上的活化石植物之一,也仅仅只有我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偏方 http://pf.39.net/bdfyy/bdfal/220614/10991939.html

水松(Glyptostrobuspensilis)为杉科水松属植物,是仅分布于我国的单种属植物。

顾名思义,水松是生长在水边的松树,民间也称为水莲、水帝松、水杉松、水机等。水松属的拉丁学名来源于希腊语,Glyptos是雕刻的意思;strobus指球果,意思是水松球果种鳞有洼点、花纹及苞鳞的尖头,好像雕刻成的一样,Pensilis则意指悬垂的。

生物学特性

水松是半常绿乔木,高达25米,基径达60~厘米:生于潮湿沼泽地的树干基部常膨大成柱槽状,柱槽高70~80厘米,并有伸出土面或水面的膝状呼吸根。宿存枝上的叶鳞形、螺旋状排列;脱落枝上的叶条状钻形或线形,开展或斜展成2~3列,有棱或扁平。花单性,雌、雄球花分别单生枝头,雄球花具15~20枚螺旋状排列的雄蕊;雌球花有15~20枚具2胚珠的珠鳞,托以较大的苞鳞。球果直立,倒卵圆形。种子椭圆形,褐色,微扁,长5~7毫米,种翅膜质,长4~7毫米。球花2~3月开放,果熟期9~10月。

水松多生于低海拔地区,为强阳性耐水湿树种,在我国南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带,主要沿河岸、沼泽或水田边分布。热量愈丰富,对水松的生长愈有利,但是极端持续高温对水松的生长也有损害,海南岛没有水松分布就可能与该地夏季气温太高有关。水松也不耐低温,容易受冻害。

它是浅根性树种,幼时主根发达,10年后主根停止生长,侧根向四面延伸,基部膨大呈柱槽状,通常从背水的方向伸出,呼吸根露出地表或水面,以改善通气条件。水力是水松传播的主要途径。这也是河溪两岸较多水松的原因。

古老的化石植物

据对水松属植物化石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它早在早侏罗纪或三叠纪(距今2.2亿年)就已存在;从白垩纪至新生代的上新世(距今万年)曾有过广泛的分布;第三纪时,不仅种类多(至少有5~6个种),而且异常繁茂,广布于北半球,形成了北美、欧洲和东亚三个分布中心。在北美,水松的足迹曾一度达到阿拉斯加南部(北纬62。)。

研究人员曾在欧洲第三纪地层中发现有丰富的水松化石。至晚第三纪,特别是第四纪冰川期以后,气温下降,水松的分布区剧烈收缩南移,最后在北美和欧洲均灭绝,仅在受冰期影响较小的我国长江流域以南部分地区及越南保存下来,成为孑遗种。现存的水松正是本种在东亚的残遗分布区。

目前,水松属仅存水松一种,分布于北纬13°09′(越南)~37°33′(山东烟台)、东经°42′(云南昆明)~°31′(中国台北)之间海拔32~米的地区,我国的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江苏、浙江、福建、云南和台湾等长江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和福建省的冲积平原上分布较多,为零星的块状分布。

水松中的“老寿星”

水松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比较久远。各地残存有众多的水松古树:

云南文山州富宁县有余年水松大树一株,树高30余米,胸径厘米,是本种最大的古树。

广东省韶关市南华寺的九龙泉下生长着5株古水松,平均高35.6米,冠幅8.6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径厘米,高达40.6米。该树相传是明代修建六祖庙时,为高僧丹田所植,树龄余年,堪称水松族的“老寿星”。南华寺的这几株历久不衰的古水松,吸引着许多中外专家学者和游人前来参观。

江西弋阳县清湖乡残存有6株古水松,其中最大的一株胸围7米,因年代久远,树干中空,20世纪50年代被狂风折断,后在断干部位萌生出高12米的幼树。

江西省余江县中童乡艾家村的11株古水松,胸围3~4.35米,高20~22米,每株有膨大的柱槽状瘤体增生,最多的一株生有13个瘤体,最大瘤的围径达10米。这株水松沿水面伸出屈膝状呼吸根,且错落有致,形似假山,甚为奇特。据艾姓族谱记载,本族迁来已38代,在迁来之前水松已经存在。据此推断,这些树为唐代遗物,皆为千年遗老了。

在一些地方,水松的生长特性还被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在广西浦北县江城镇六新村,生长着一对古老的水松,树高12米。胸径分别为83厘米和74厘米,树龄已有多年。两松根部相连,并立生长,枝条互相搂抱,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亲密无间。相传,此树是该村宋氏家族的宋宗公栽植,其用意是如果宋氏家族中有人中举,就在树上挂彩旗,敲锣打鼓,并在树下集会庆贺,所以人们称这两棵水松为“状元松”。新中国成立后,村里有人考上大学,村民们也要在大树下为他送行,以此激励村里的青少年勤奋读书,出人头地。

濒危原因

水松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孑遗种、“活化石”、珍贵树种,历经第三纪冰期,现仅存一种,对研究杉科系统发育、古植物学及物种的形成与演化,物种资源的保护均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水松为速生树种,在条件好的地方,15~20年即可成材。其根系发达,可以作为防风固堤护岸树种。

自身和人为的因素造成了水松的濒危:经历了地质历史的变迁和伴随而来的气候变化,水松虽然还能延续至今,但目前已成为一个衰退的残遗种。水松的分布格局不连贯,现有资源已极其稀少,生境非常脆弱。调查证实,水松在我国已无野生居群,大部分水松分布地仅剩几株孤立木。

水松对生境的要求较严格,种子在湿土上不能萌发生长;幼苗不能长期生长在水中,怕霜冻;成年树易受冻害,不耐污浊的空气,尤忌含硫的气体;球果易受虫害,严重影响结实率。种种因素导致水松的自然更新困难。

更主要的原因是人为破坏。水松主产区地处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的珠江三角洲及闽江下游一带,经济较为发达,人为影响严重。香港原先有水松分布,现已消失。在广州白云山山脚下和华南农业大学附近的泥炭土层中就发现有大量的水松干基和根部,纵横交错,好像密林一样。这表明过去这一带水松的分布非常普遍,但是由于砍伐破坏,不断修筑公路,影响了水松赖以生存的土壤条件,导致疏松土壤变得硬结,使种子萌发所需的水和氧气得不到充足供应,分布区因而大大减少和缩小。生境的片断化,又使水松仅能残存于不同大小的斑块中,最终导致生长环境与原有生境不同,造成植株扩散和迁移的困难。

水松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根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年公布、为国际共同采用的受威胁植物等级系统,水松被确定为野外灭绝,列为极危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