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探索社区景观提升居住品质请看这3个
TUhjnbcbe - 2024/4/5 16:59:00

你的小区绿化配置是否合理?你能想象小区里有片“农园”吗?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说,小区景观是是居民感受大自然的第一界面,也是居住空间品质的重要体现。一起来看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旭小区、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创智农园、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潍坊园等多个社区的变化吧↓

微更新关键词:自然优美

SLOGAN:

恰如其分环境融合

易于维护经济耐久

小区景观是是居民感受大自然的第一界面,也是居住空间品质的重要体现。景观改造一般从软景观和硬景观两方面开展设计。

在近年来的微更新中,小区的景观改造往往成为搭建居民共同参与、共同维护的平台,有效促进了邻里交流。

SOFTSCAPE

软景观

软景观一般是指人工植被、河流水体等仿自然景观,小区中的软景观可以使人们感受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和四季变化的乐趣。

■存在问题:

○绿地数量有限。如大部分里弄缺少公共空间内的绿化用地,一些老旧小区在增加停车位的过程中也占用了原有绿地。

○绿植设计缺少季相变化、观赏性和互动性。老旧小区里常见的树种如香樟、女贞、雪松、水杉等,使得“绿意浓浓”,但缺少开花类物种,四季变化不明显;大量的灌丛设计使居民难以进入绿地活动;常见植被如麦冬,易滋养蚊虫。

○绿植高度与日照产生矛盾。建成年代较长的小区,高大乔木如水杉、松树、广玉兰、柳树等,遮挡了居民楼的日照。对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居民往往意见不一。

■解决途径:

○营造多样植物界面,丰富社区绿化空间。

在地面绿化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屋顶、墙面等多维界面塑造立体绿化,结合座椅、景观小品、廊架、车棚等设施进行复合设计来提升绿化率。

▲长宁区虹桥街道虹储小区的自行车棚墙面、屋顶绿化。

○合理调整绿化配置

重新梳理小区中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的布局、比例,形成疏密有致、方便进入与观赏的绿地景观。对于解决日照遮挡等问题,宜通过精细修枝等办法尽可能原地保留胸径大于15cm的乔木,以保证绿量。

▲长宁区华阳街道大西别墅宅间绿地植物配置调整前后对比。

○因地制宜运用本土植物,降低维护成本。

减少或替换难维护的引进植物,选取易生长、易维护的本土植物,降低社区绿化维护成本。

○适当增加开花及色叶植物,增添社区色彩。

绿化配置选型应适当增加开花类乔灌木和色叶植物,丰富植物季相,为社区增添色彩。

Tips:上海社区常用植物品种建议

○共创共享共维,发动居民参与设计和维护。

为了打造被居民认可和喜爱的景观,鼓励组织居民共同参与,从设计、实施、维护,到持续更新,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案例之一

长宁区仙霞街道虹旭小区生境花园

虹旭小区南侧的边角地拆违后一度沦为临时停车场和垃圾堆放区。居委会引进生态和景观专业团队,结合场地光照特点、植被情况,将其改造成一处生态自然、促进睦邻交流的场所。

改造后的生境花园,充分运用营造自然环境、优选和丰富本土植物群落、贯彻“海绵理念”、居民共享维护等手段,为居民开辟了亲近自然的学习场所,也为野生动物们创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园。

▲生境花园改造前后对比。经生态专家测评,该场地兼具全阳、半阴、全阴的多种光照情况,适宜多种动植物共存栖息。场地北部围绕保留的柳树建造凉亭,成为生态科普休憩区。

▲场地南部构建自然栖息保育区,设置一处模拟自然环境的水塘满足鸟类和昆虫们的水源需求,水塘用浑圆石块围边和筑底,水生植物增强自净能力。

▲优选50多种乔灌草种类,其中16种为本土植物,乔灌草搭配,帮助吸收二氧化碳、提供阴凉和帮助防风,为昆虫和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庇护所。丰富的植物种类,造就了不同的花期和果期。

▲场地中部互动体验区以果蔬种植箱为主,便于水肥管理,也让居民体验农事,感受收获。

▲“海绵理念”贯穿于花园设计和营造,铺装路面采用透水铺装,凉亭平台设有雨水收集桶,帮助浇灌果蔬。

案例之二

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创智农园

创智农园位于杨浦区创智天地园区,占地面积㎡,原先是一块夹在几个小区之间、废弃十三年的消极公共空间。

改造后的创智农园,大大提升了空间景观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采用丰富的互动性良好的植物,让居民有闻味道、触摸、种植、采摘、食用等来丰富的体验。大量的本土植物也吸引青蛙、蜻蜓、鸟类等动物。通过组织自然课堂、专业沙龙、趣味讲座、手作工坊、市集等活动,吸引周边居民、教师、学生、艺术家以及其他区域的市民参加。

▲创智农园航拍。

▲雨水花园为动植物提供舒适的栖息环境。

▲居民为花园收拾杂草、采摘果实。

▲自然教育课堂上,孩子们观察、描绘动植物。

▲环保组织发起的志愿者捡垃圾活动。

▲创智农园义卖市集。

案例之三

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潍坊园

位于潍坊北张家浜路、南泉路旁有一处拆违后作为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的荒地,占地面积约为平方米。

改造后的潍坊园成为一处集休闲生活、农园劳作、社区景观等功能为一体的参与式社区都市农园。不仅周边居民可以在此体验栽培、农耕的快乐,街道还联合周边学校组织自然教育活动,招募社区的园艺爱好者组成志愿者队伍共同养护园内的植物。

▲潍坊园改造前后对比。

▲潍坊园设有植物种植区、儿童娱乐区、浇灌设施、储物空间、交流展示区等功能。

▲园里各色花卉盛开,志愿者组织了一场花束义卖活动,将修建下来的枝叶花朵制作成美丽的花束。义卖的资金用于潍坊园的后期运维。

资料: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

编辑:石轶君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索社区景观提升居住品质请看这3个